甘于寂寞的画家——田希丰
发布时间:2023-01-29 | 浏览次数:354

甘于寂寞的画家——田希丰

日前,中央美院美术馆刚举办完田希丰新作展,在使观者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,更看到一个艺术家的灵气与勤奋。这次展出的40余幅工笔画均有新意,以迥异于以往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:或满塘荷香,或高山雪茶,或雨林芳草,或幽谷兰花;将花卉的刚与柔、雅与俗、盛与衰、闹与静的象征意义揭示得淋漓尽致;可谓风情万种,美不胜收。虽是初次系统地看他的作品,却能从画中看出这是一个坐得住的人,用心来画画的人。在市场经济下,在很多人看来艺术等同于“赚钱机器”的今天,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。
       刚过不惑之年的田希丰,从小酷爱绘画。少年时即在少年宫、文化馆学素描和色彩。然而决心献身绘画艺术,却是源于劳动。1977年,他高中毕业后来到房山长阳农场果园。做了一名农业工人,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,为果树施肥、打药、采摘、剪枝,一天下来很辛苦,然而他却乐此不疲。他与别人不一样,他爱画画,一年四季围着果树转,这正是他观察花叶变化的好时机,以致领导发现他是个人才,要把他调去搞宣传时,竟被他婉言谢绝:他不愿失去生活积累。他记得一场雨后清晨,唐代诗人岑参笔下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的美丽景象复现果园:一天风露,梨花如雪。望着满地飘零的洁白梨花,沐浴在清新花香中的他被深深陶醉了,倘徉在素色的园林中久久不忍离去,同时心底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——他要用画笔再现它的神奇。于是,他挤出上班前的所有时间,投身花的海洋,如饥似渴的写生、创作。1980年后他进了工厂,干的是最苦最累的钳工。由于他在工作之余帮助单位搞宣传,并屡屡获奖,再加上他沉稳的性格,擅画的长处再次被领导看中,又提出让他到科室搞宣传,却仍被他谢绝,原因还是为画画。他是个做事要么不干,要干就干好的人。他知道工厂美工是忙人,从宣传栏到产品橱窗设计、会场布置到各种展览的布展,要付出很大精力。因担心换工作影响画画就没去。为抓住花开季节写生,他主动请缨倒夜班。他家住北新桥,工厂在车道沟,每天骑车去;即使谁也不愿上的夜班只他一人,他也毫不介意,因为能挤出白天画画了。他珍惜时间,甚至婚假都留做写生用,非常勤奋。当每年春天百花盛开的季节,他往返于天坛、景山、北海、颐和园、香山等公园,用心专注地写生,往往清晨公园门刚一开,他就进去写生,一直写生到傍晚看不见为止,他像蜜蜂一样,不辞辛苦,废寝忘食。就这样,他在为自己今后的创作道路铺奠基石。
      以后,他拜北京画院著名工笔花鸟画家王庆升为师,潜心学画。
老师告诉他“写生是画家的生命,创作是画家的根本”。田希丰认为这对于工笔花鸟画家尤为重要。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,艺术就失去了生命的原动力,多年来他也一直就是这么做的。在采访中田希丰对我说:“工笔画不同于写意画,可以‘逸笔草草,不求形似’,笔不到意到就可以了;它的一笔一划、一招一式都是源于生活,为什么要这样或那样画是要讲出根据的,不能想当然。各种花卉的收放开合、枝叶的俯仰向背在不同环境、不同季节的生长都有自己的内在规律,你画的不对,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来,蒙不了人。为什么工笔花鸟画在宋代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?因为宋徽宗赵佶在书画方面颇有才华,尤精绘画,对花鸟画更为擅长。‘上有所好,下必行焉’,经他提倡,工笔花鸟画风靡一时,当时的画家非常重视写生,尤其是宫廷画家。可以想象,如果只知临摩前人,让作为行家的皇帝看出破绽,犯了欺君之罪,那可是有掉脑袋危险的。所以宋代的工笔花鸟画精品,就是今天来看也是十分出色的佳作;根据我多年的写生经验,看得出作品确实源于生活,非常佩服。”田希丰非常敬佩田世光先生,认为其工笔花鸟不但继承了已经失传的宋画真髓,而且有所创新。如对画面主体自然背景的表现,有力地烘托出画面的气氛。而先生对禽鸟类的刻画,简直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:顾盼有情,啾啾有声,充满强烈的动感,艺术功力至今无人企及,称得上是一位天才的画家。田希丰认为悟性和想象力是一个成功画家必不可少的,没有悟性就不能在原有基础上突破,而缺乏想象力的作品则枯燥乏味。悟性和想象力尽管有先天的因素,但一个勤于思索的人也同样可以获得灵感,取得令他人甚至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成就。以后,他又向中央美院教授金鸿钧、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龚文桢等我国著名工笔花鸟画家学习。

      为画好荷花,他多次去白洋淀采风。田希丰兴奋地说:“清晨时分从窗口望去,万亩荷淀似在沉睡,若隐若现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霭中。忽然,天际鱼肚白处霞光微现,须臾间,一轮红日冉冉升起,照亮了天空,也唤醒了荷淀。细细观察窗下的群荷,你会发现花苞、花蕊、花瓣、荷叶、荷梗都在悄悄改变着它们的形态,这是十分难得的写生时机。有道是‘万物静观皆自得’,大自然的静中有动,动中有静,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体现。”大量写生为以后创作积攒了丰富的素材。田希丰画风细腻工整,淡而有味,艳而不俗;注重画面的经营布置,显得磅礴大气。他画中的背景没有传统的留白,使画面充实饱满,更富时代气息。在作画时,他非常善于利用计白当黑的技巧安排虚实关系。《空谷幽兰》是他赴西双版纳写生所得。在画中,他力图表现出原始森林中植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,大自然的和谐美。郁郁葱葱的茂叶下掩映着奔涌的瀑布,升腾的水气遮住了崖边的花草。大片的蝴蝶兰花本是当地没有的,为作品需要画家把它安排在画的中央。白花红蕊、瀑布、水气在画中巧妙地取得了化实为虚的效果,整幅作品气韵贯通,花卉抢眼。狂泻的瀑布仿佛使人听到轰然声响,更增添了林中幽静的效果,画有尽而意无穷,令人回味绵长。有时他也为花的轮廓勾金,突出富丽堂皇的效果。
      总结自己走过的艺术道路,田希丰说:“我觉得作为一个工笔画家,不管外面的世界多精彩,都必须善于约束自己,甘于寂寞,心态平和才能坐下来画工笔,否则浮躁的心绪一定会在画上表现出来。”笔者非常赞同他的观点,不过还要补充一点:写意画同样需要心如止水。笔者曾参观过著名画家曾宓的画展,老先生的写意画深得八大、石涛精神,于静穆之中写出禅意。笔者盛赞老先生心静才有如此生花妙笔,老先生感谢之余送笔者一幅名曰《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》的小品,十分耐人寻味,令笔者爱不释手;故可知无论工笔写意,都绝非心浮气躁者可得。所以田希丰主张在做人上要“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”,踏踏实实作画,老老实实做人。对于艺术,他追求作品要以物写情、借景抒情、画为心声,将诗意般的情感注入到画中。通过适度的取舍夸张使画风清新明快、靓丽祥和,充分体现出自然美、格调美和意境美;这样才能使观者赏心悦目,获得心灵上的共鸣。他的《空谷幽兰》就属这样的作品,曾在全国美展获优秀奖。
        近年来,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赴国外展出,并在中国美术馆、当代美术馆、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个展,作品被北京美协、中国历史博物馆、毛主席纪念堂等收藏。继去年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《田希丰工笔花鸟画集》和《工笔牡丹画集》后,今年该社又出版了他的《牡丹白描画谱》,同时作品《深谷幽芳》入选中国美协和中国工笔画学会举办的“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”。他的老师、中国工笔花鸟画学会会长潘絜兹先生评价说:“希丰是我最喜爱的中年工笔花鸟画家,他勤奋刻苦,虚心好学。我爱之深,望之重,肺腑之言,勉之。”老师的殷殷之情,可见一斑。他现为北京美协会员、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。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北京晚报记者柏东友(2007年)





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


·友情连接: 田希丰在线画廊
·电话:13683081938 ·邮箱:1962295388@qq.com
Copyright © 2022 田希丰工笔花鸟画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[ 京ICP备19043418号-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082号 ] 管理